2021年3月10日下午,江蘇省教育廳在南京組織召開了江蘇產研院與江蘇高校人才聯合培養工作座談推進會,省教育廳研究生教育處、發展規劃處、南京大學、東南大學、西交利物浦大學等23所江蘇高校參與。會議還邀請了2個省內產學研典型示范項目單位參與,分享經驗、提供借鑒,集萃感知有幸受邀,研究所與西交利物浦大學聯合培養的博士生周藝參與了座談。

圖 | 江蘇省產業技術研究院院長助理郜軍
座談會上,周藝分享了參與集萃感知產學研聯合人才培養項目的體會,“從小我就對智慧交通領域非常感興趣,集萃感知創新的AI雷達技術體系和在智能交通領域的探索深深吸引了我。”于是,在英國完成碩士階段的學習后,他便選擇回國加入集萃感知和西交利物浦大學的聯合培養博士生項目,主攻“基于雷達和視覺融合的概率目標檢測和追蹤”研究方向。

圖左 | 周藝,圖右 | 西交利物浦大學研究生院院長馬飛
十九大報告中提出,要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體系。作為以企業為主體,以市場為導向設立的新型研發機構,集萃感知一直致力于構建學術與產業連接的橋梁,為江蘇產學研融合示范引航。
目前
,集萃感知已與西交利物浦大學、南京理工大學、東南大學等10余所高校建立合作關系,包含周藝在內,已累計招收33名研究生,包括博士11名,碩士22名,并規劃在未來三年累計培養60名高層次人才。依托集萃感知的技術優勢、產業資源和落地經驗,使學生能充分接觸前沿、符合市場需求的項目,提前參與項目運營,累積實踐經驗,實現教學和應用相結合,為高校研究生教學、科研及實踐提供幫助,培養具備產業化實戰能力的頂尖新型科技人才。

圖 | 集萃感知已有合作高校
集萃感知產學研聯合培養人才項目相關負責人表示,“省教育廳和江蘇省產研院開展的人才聯合培養工作,為我們項目的順利開展做了強有力的支撐,無論從資源、政策還是運作模式上都提供和很大的幫助和指導。”
“同時,地方政府作為產學研融合的參與者、服務者和引導者,也很大程度幫助了項目的順利開展。”集萃感知相關負責人說道,“無錫一直堅定實施創新驅動核心戰略和產業強市主導戰略,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產業創新名城,這在很大程度上也加強了研究所對高層次人才的吸引力,大家都愿意到這里來發展。無錫新吳區政府還在教學辦公場地、學生宿舍、招才引才政策等方面,給予了研究所很多支持,為產學研創新融合發展提供了很好的沃土,讓我們可以更好的在這里扎根。我們會在未來努力集聚更多優秀人才,落地轉化更多科技成果,也為無錫新吳區打造技術創新策源地和新興產業集聚地出一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