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年9月7日-10日,“融合創新·萬物智聯”2019世界物聯網博覽會(以下簡稱物博會)于無錫太湖國際博覽中心舉行。剛剛成立月余的江蘇集萃深度感知技術研究所與省產研院新材料產業科技服務中心、無錫市科技局等共同承辦了物博會專題活動“國際技術轉移大會”。
無錫市副市長陸志堅在致辭中表示,在2019年世界物聯網博覽會期間舉辦國際技術轉移大會,旨在搭建國內外先進科學技術交流與合作的平臺,營造有利于技術研發和轉化的優良環境,促成更多的國內外先進技術在無錫轉化和產業化。
省產研院副院長Paul Burrows致辭并發表題為“國際技術轉移新模式”的主旨報告,介紹了江蘇省產業技術研究院在國際技術轉移轉化方面的做法和成效。
會上,無錫中烏國際技術轉移中心、智能分揀機技術合作等23個國際技術轉移平臺和產業化項目集中簽約;深度感知技術研究所與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等簽署合作協議。
大會吸引了來自英國、新加坡、荷蘭、烏克蘭等國家和地區科研機構、創投機構、物聯網企業。中科院院士趙淳生、加拿大工程院院士Kamiel S.Gabriel、物聯網研究院院長朱洪波、中科曙光高級副總裁沙超群、深度感知技術研究所所長岳玉濤分別圍繞“超聲電機的發展及其在工業互聯網上的應用”、“物聯網時代的創新”、“物聯網時代的技術與產業發展趨勢”、“先進計算推動產業發展”、“深度感知技術催化物聯網產業發展”等發表主旨演講。
下午的路演環節中,來自省產研院、美國、英國、新加坡、烏克蘭等的10個優質項目進行了創新成果交流和科技項目的需求對接,深度感知技術研究所A.Abramov博士發表題為“Photonic Nanojet: towardto generation and application in mm wave range”的報告。評委嘉賓對路演給予了充分肯定,認為項目聚焦科技前沿,體現出較高的綜合水準,期待項目與資本擦出火花,有力推動相關產業的未來發展。
未來,省產研院深度感知技術研究所將立足中國、放眼全球,堅持自主研發,積極拓展應用場景,注重打造品牌企業,著力培養匯聚高精尖人才,搶抓機遇應對挑戰,迎接新時代。研究所圍繞深度感知技術,主攻智能化汽車、工業與服務機器人、軍用無人系統等智能化機器用雷達、視覺、融合模組等環境感知核心器件,通過打通多維傳感、邊緣計算、反饋調控等技術,使機器具備更加可靠、完整、準確的環境感知能力,實現機器的真正的安全與智能,使機器由人類的工具變為人類的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