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推動長三角產業需求與優質科教資源對接,促進長三角區域產學研深度融合,江蘇省產業技術研究院/長三角國家技術創新中心于2021年11月啟動第二屆集萃創新杯大賽。
本次集萃創新杯聚焦新一代信息技術領域,提出了20項產業真課題、技術真需求,由全國高校科研團隊聯合科技企業、研究所聯合揭榜掛帥,經過為期6個月的激烈角逐,最終,有來自十所高校的20個團隊將在線參加2022年5月19日到20日舉辦的年度總決賽。
組委會于2022年5月24日正式公布了總決賽的評獎結果,集萃感知參賽團隊從10所高校20個團隊中脫穎而出,分別斬獲一項一等獎和兩項三等獎。
一等獎
項目名稱:毫米波雷達點云的概率目標檢測
項目編號:JITRI-2021-014
參賽組員:周藝、趙浩誠、姚善良、賈立野、管潤瑋、劉璐璐、金奇
校內導師:西交利物浦大學 余麗敏
校外導師:深度感知所 岳玉濤
三等獎
項目名稱:非平面超表面電磁調控原理研究及應用示例
項目編號:JITRI-2021-012
參賽組員:傅晨、吳星倚、封春節、褚武博、吳楊慧、常惠玉
校內導師:南京理工大學 顧文華
校外導師:深度感知所 岳玉濤
項目名稱:復雜智能系統的量化因果特性
項目編號:JITRI-2021-013
參賽組員:劉立、張宇、方成志、曾暢宇
校內導師:北京郵電大學 蔡寧
校外導師:深度感知所 岳玉濤
一等獎項目
“毫米波雷達點云的概率目標檢測”
解決了什么問題?
毫米波雷達的感知存在著幾個挑戰:
首先是其分辨率較低,因此點云比較稀疏,
第二點是動態范圍的限制,難以區分相距很近的強反射目標和弱反射目標。
第三點,也是我們這次研究的重點,是多徑效應,即電磁波在不同物體之間的多次反射。多徑效應會導致雜波,嚴重的會產生鬼影。與雜波相比,多徑效應產生的鬼影更容易引發安全事故,本項目的重點就是對鬼影進行檢測和細粒度的分類。越高次的鬼影,其強度越小,被檢測到的概率也越小,因此本項目提出的概率目標檢測,目的就是實現對不同鬼影目標的檢測和對檢測結果的信心估計。
團隊成員周藝:“我主要研究了兩類運動目標,包括行人和自行車在城市場景中穿行時,由墻壁等反射平面產生的鬼影。采用了點云實例分割模型,為了實現概率目標檢測,我們估計了對每個點的類別的置信度。對于置信度損失,我們采用了softmax函數將其變為一個偽概率,但是該偽概率實際不能很好地代表真實概率,神經網絡往往會對預測過于自信。這里我們采取了一個后處理方法,temperature scaling,在softmax的基礎上,引入溫度參數T,從而實現輸出偽概率到準確率的映射。”
(數據采集畫面)
近年來,國際上Tier 1的交通和汽車公司在雷達鬼影檢測方面均開始布局相關專利,但是在國內的研究還較少,
在這個領域的突破,可以打破國外技術壟斷,為中國智慧交通和智能汽車發展作出貢獻。后續周藝團隊計劃探索借助相機輔助判斷鬼影,并且把算法應用到集萃感知的雷視融合設備中,
從而進一步提升設備的檢測精度。
產學融合推進技術創新和產業落地
產業的持續發展,離不開人才的強力支撐。集萃感知一直積極開展產學研創新融合發展,注重優秀人才的引入,未來,集萃感知也將繼續堅持科研貼近需求、技術貼近應用,加快關鍵核心技術創新、產業應用落地,更好賦能新一代智慧城市建設。